当前位置:首页>患者故事
好事多磨—我的“海扶”之旅
作者:

2017-01-24 09:19:46

101500

 

不知在哪一篇文章中读到:子宫不仅是人类生命孕育的摇篮,也是女性青春的源泉。女性的一生往往较男性承受更多的生活与情感波动与冲击,这些隐忍有时并没有通过情绪发泄的渠道得到宣泄。而作为女性象征的子宫却无声息地承受着大喜大悲、愤怒和忧怨。

 

当它不堪重负时,它会用超常的经痛和流不停的经血、以子宫肌瘤和腺肌症、或者以子宫内膜腺癌发出呼救。

 

此刻的子宫并非人类生殖繁衍的器官,而是一个情感器官。因此,尊重每一个女性,就从关爱子宫的健康开始。

 

在中国,每年约有两百二十万患者因子宫肌瘤失去子宫。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止痛剂、激素疗法、子宫切除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这些都不能同时满足创伤小、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复发少、并能保全子宫及生育能力的理想治疗目标。这也是我提笔记录我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的原因——希望每一位姐妹在治疗上能多一个选择,从而减少身心受到的伤害。
  
姑息养瘤五年肌瘤怒“刷存在感”
我是在2011年单位职工体检时查出子宫前壁肌瘤的,当时的大小是2.6*2.5cm,现在想来,肌瘤的端倪应该是在2007年就已经显现:虽然每次例假雷打不动时隔28天,但经期持续一周,前2天一直在痛经中度过。而当时的我由于担心痛经对工作的影响,在一出现痛经症状时就选择服用散利痛等镇痛药物缓解。长期的每月定期非甾体药物服用,对我的胃肠道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嗳气、肠应激综合征等相继出现。

 

由于肌瘤一直没有达到所谓的“手术指征”,我就一直姑息养瘤,从没想过改变生活方式及用药治疗。以至于在2015年单位职工体检时,为我做超声检查的医生面色凝重地告知肌瘤已经长到了5.0*5.2cm,并且周围血流信号丰富,让我立刻到妇产专科医院治疗。那时的我也出现了腰酸背痛,尿急尿频的症状。因为是肌壁间肌瘤,向外突出,有时平躺着,甚至能从右下腹触及到包块。

  
“开”或“不开”的问题着实纠结
于是,我就开始了寻医的纠结之旅。由于跑的是卫生行业类新闻,对整个就医流程较熟悉,我先是在网上挂号了一家市级三甲妇产专科医院。在这一家医院里先后和两位妇产科医生讨论过“子宫肌瘤开或不开”的问题。关于子宫肌瘤复发的问题,一位医生比喻:“子宫肌瘤就像一棵树,你把树砍了,但阳光雨露,风霜雷电,土壤滋养,这些大环境还是会催生树根继续破土发芽的。所以,暂时不用开,等生孩子后一起拿掉。”当时这个结论虽然让我长长舒了一口气,但是想来有不少医生都抱有这样的想法:子宫,就是孕育孩子的一个器官,生了孩子,它的使命就结束了。另一位H姓医生言简意赅:肌瘤那么大了,又有膀胱压迫症状,腹腔镜,并且马上替我开出了入院通知书。

 

在等待腹腔镜的日子里,我忐忑不安。主要是平时看到手术麻醉风险太多了,因此担心全麻风险和麻药后的应激反应。而我了解“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需要在腹壁上打四个小孔。在很多次采访中,曾看见肠癌合并肝肺转移的患者也实施了腹腔镜,一共六个孔。这六个孔是一位晚期患者的求生的印记,而我为了一个良性肌瘤就要连穿四孔,这值得吗?我离绝经还有近20年,万一再次复发,我是再打四个孔吗?

 

于是那段日子里,我天天在微信上咨询不同的妇产科医生。我说出了我的想法:“子宫肌瘤腹腔镜剔除性价比不高。”他们往往回答我:“不能用切口来衡量治疗方法。”

 

而好奇心作祟,我又在网上看了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视频。虽然之前相关手术视频看了不少,但腹腔镜下缝合子宫的场景让我不寒而栗,这弯弯曲曲的羊肠线生生穿在如拳头大小的子宫上。当时,在画面外,都能感受到疼痛。

 

就在腹腔镜手术时间一天天临近,就要妥协时,一直联系的某三甲医院宣传部门在朋友圈发了一个视频让我好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于是我了解了治疗子宫肌瘤的新方法——子宫动脉栓塞术。

 

这是国外兴起的一种新的治疗技术。在X线数字减影设备的引导下,通过导管等器材,经皮做一个1cm的小切口,然后穿刺把导管插入髂内动脉前干或子宫动脉进行子宫栓塞达到治疗子宫肌瘤目的的一种技术。当时粗略地了解了下这项技术,当知道不用实施全麻且手术创口仅很小时,第一时间通过人找到了三级医院介入科的专家。介入科相关专家建议我进行一次增强型盆腔核磁共振,以此判断子宫肌瘤还是子宫肉瘤,及其位置、血供。

 

而核磁共振结果一出,我吓了一跳:虽然明确是良性的子宫肌瘤,但是肌瘤已经长到了5.7厘米!短短一个月,肌瘤长大了0.7厘米。这是怎么回事?现在想来,或许是自从知道要腹腔镜剔除肌瘤后,日思夜想,心理负担颇重也是导致肌瘤疯长。

 

就在我要准备考虑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时,母亲从网上了解了不少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术后发生的后遗症,其中最重要一点是可能会堵塞卵巢的供血血管,对今后卵巢功能有所影响后极力反对。母亲在20年前患子宫内膜异位症而切除了卵巢和子宫,过早丧失子宫卵巢对身心都有所影响,不希望女儿在重复自己的路。同一时间,我也从一位妇科医生处咨询获知:较大的肌壁间子宫肌瘤在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时极容易发生栓塞术后综合征:高热、疼痛。于是,我又犹豫了。

 

“你可以试试海扶刀。”微信上一位妇科医生建议。


好事多磨 与“海扶”面对面
对于“海扶刀”我并不陌生。在刚查出子宫肌瘤时,我曾在微博上关注过重庆海扶医院,知道这项在超声下治疗肿瘤的技术,但当时并未仔细研究。

 

海扶刀,又称高强度聚焦超声刀,就如同太阳光可以通过凸透镜聚焦一样,海扶刀的消融原理就是利用超声波聚焦及穿透等特性,将低能量超声波聚焦到体内,在“焦点”区聚焦刀足够的强度,形成65℃~100℃瞬间温度增高。同时导致组织凝固性坏死,破坏治疗区组织。简单来说,就是运用超声聚焦到子宫肌瘤部位让它坏死,使一部分肌瘤就被人体吸收代谢或一些粘膜下肌瘤脱落被排出体外,属于除药物治疗之外,目前技术上对人体伤害最小的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手段。

 

在上海目前有四家医院有相关真正达到高强度的海扶技术:第十人民医院、徐汇区中心医院(又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以下仍依照习惯简称“徐中心”)、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咨询报社同事后,我选择了上海较早开展海扶技术的徐汇区中心医院,一是治疗案例多,二是医院离报社仅200米距离,方便一系列术前检查。

 

而在我微信加了徐汇区中心医院介入科许永华主任后,我的焦虑和不安立刻烟消云散。无论何时,只要他看到患者的微信或者短信,他必定第一时间耐心回答。从微信联系到门诊挂号就诊到决定进行海扶治疗再到入院,是什么让一直喜欢纠结,并有选择障碍的我仅仅花了一个礼拜时间?答案正是许医生谦逊儒雅和徐中心海扶团队的认真负责。虽然有了某三甲医院的增强型磁共振片,但由于海扶治疗属于精准医学,因此仅仅有一张像麻将牌一样的片子是不行的。(建议大家在做完增强型核磁共振后将影像刻成光盘,便于医生读片)。

 

术前增强型盆腔磁共振是判断是否适合做海扶最主要的环节。不是所有的肌瘤都是适合海扶手术的,医生会根据每位患者的情况,建议最合适的治疗方式:宫腔镜、腹腔镜、海扶刀……比如带蒂的浆膜下肌瘤或者凸向宫腔的粘膜下肌瘤,就可以通过腹腔镜手术或者宫腔镜手术解决。

 

徐中心海扶团队影像介入科的杨利霞主任医生又带我做了一次核磁共振,当时只做了几个序列,主要是看子宫肌瘤病灶大小、信号特征,预估肌瘤消融率及体积缩小率。第二次核磁共振结果出来了,我的肌瘤长到了6.5厘米,同时在大肌瘤的上方又显示出一个约1.8厘米的小肌瘤!

 

我的心情可想而知。短短几天时间,肌瘤的疯长只可能是压力导致的。但同时又有一个好消息,核磁共振结果显示,虽然血供丰富,但我的肌瘤信号较低,属于预估消融效果好的那一类。我终于没有和“海扶”失之交臂!

 

住院之前,通过和许医生的交流,我也解开了另一个疑惑:除了每个人个体差异并非每位患者都适用海扶技术之外,为什么各专科医院不推广海扶技术呢?

 

原因有很多:大众认识度和认可度不够、海扶设备对一些妇科医院来说相对昂贵、传统妇科医生熟练于自己开刀、自己切除,一切病灶“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突然让他们用鼠标点两下隔空消灭一个子宫肌瘤,认知上的偏差还是存在的。此外,一些妇产专科医生虽然在超声领域能够驾轻就熟,但是并非一定能看懂核磁共振。

 

更重要的一点是,超声波聚焦在人体内是有局限的,并不是所有的部位都可以准确聚焦。此外,人体很多空腔和气体都会影响超声在人体的聚焦。

 
术前准备必不可少
我于2016年7月10日住院,定于11日下午两点接受海扶手术。术前检查包括抽血、心电图、胸片,抽血检查肿瘤指标物(CA125/CA199/CA135等)以此作为临床参考指标,海扶手术是没有病理切片,所以术前要排除恶变。

 

术前准备包括肠道准备导泻和灌肠、皮肤备皮、脱气。在晚上6点开始服用医院给的导泻药物(番泻叶和电解质)。每包导泻药配1000毫升的温开水冲服,1个小时内喝完,过了3小时,药物开始起作用了。手术前一天晚上10点后就要严格禁食。备皮:护士会用剃刀将靠近腹壁的毛剔除一些。脱脂、脱气:护士会用一个类似小吸管的东西在腹部一点点吸气,主要是清洁肚脐里面褶皱内的空气,毫无感觉。

 

第二天一早,护士会拿一包1000毫升的水袋来进行灌肠,就像是大号的开塞露,迅速灌入肛门清洗直肠。我一度很担心在灌肠的这十分钟会憋不住,在病床上出丑。而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从灌肠开始过了15分钟才有肛门坠涨的感觉,大概去了3次厕所,直到排出清水后,灌肠结束。一般来说,使用灌肠剂,需要尽量憋久一些,让药水在肠道里多停留吸收,这样效果会比较好。

 

接下来要说的是术前准备中个人感觉最痛苦的了:插尿管。记得入院以前,徐中心海扶团队的杨医生笑眯眯地嘱咐我:回去练习一下憋尿哦!当时没有在意这句话,还反驳:我的肌瘤把膀胱压了三分之一,没有办法憋尿呀。换句话说,我就是因为尿急才来治疗肌瘤的。现在回想,医生真的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有原因的。

 

看了许医生的“术前须知”,其中并没有提及插尿管有多么难受,只是写“一般没有痛感,导尿管在膀胱里撑起小球的时候有些难受,涨涨的想上厕所却又尿不出来的感觉。越放松,导尿过程越顺利。”

 

一般外科手术总是在全麻后替患者留置导尿管,那时患者丝毫感觉不到疼痛。这也是我在海扶手术前最担心的环节。这次我的焦虑不是多余的,个体差异是如此不同,以至于我回想起海扶手术,首先回想的是插导尿管。护士第一次尝试失败,第二次插尿管让我痛得哇哇大叫。尿管一插上,撑起膀胱时,我的感觉是膀胱要爆炸了,下意识想拔出尿管,逃离医院,感觉一刻都不能忍受。

 

重点要说的是,这时许医生亲自跑到病房来安慰,说话转移我的注意力,而徐中心介入楼面的护士长也专程来到我身边不停安慰:“小姑娘,你最痛苦的已经承受了,千万不要前功尽弃。”

 

大家可以想一下,就是那种尿急到要出来的感觉。我只有对自己说为了在海扶手术中不伤及膀胱,现在的痛苦只能暂时忍着。当时我感觉我就要晕了,忍不到手术后,没想到后来竟然插着尿管,提着尿袋度过了海扶手术的两个半小时。
  
隔山打瘤不痛不痒

在被推进了海扶治疗室,被团队抬上了海扶治疗抬。麻醉医生为我心电监护,注射镇痛剂。然后,“噩梦”又来了。许医生拿着约500毫升连着尿管的盐水袋风趣地说:“你现在已经在我的控制之中。”随着许医生将盐水导入膀胱,我又有膀胱爆涨的感觉了。这个过程其实主要是在海扶手术时调节膀胱充盈度,获得良好的超声通道。

此时,我俯卧在治疗床上。许医生和杨医生坐在我身边,我的视线正好可以看见他们操作的屏幕。杨医生提示我:接下来会有点冷哦。我感觉腹部下圆槽内的凉水瞬间像结冰了一样。每当腹部下方会有冷水上浮,我就感觉自己快要冻住了,有两次冻得叫出了声。因为局部超声的温度很高,冷水则是为了引导超声进入身体内和降低腹部皮肤的温度,防止皮肤表面被灼伤。

 

老天还是公平的,不知道是注意力都在尿袋上了,还是提前已经承受了憋尿的痛苦,我在近两个小时的海扶治疗中没有一点点感觉。而镇痛剂对我也丝毫没有影响,整个过程我清醒地看着许医生控制鼠标,一点一点消融肌瘤“先打血供,然后再‘修边’。”在治疗过程中无比清醒,我在微信发了一条图文并茂的朋友圈,还一一回复了评论朋友的问题。

 

这里要指出的是,在治疗过程中,各位姐妹如觉得什么地方不舒服,如双下肢(腹股沟韧带和臀部褶皱以下)的不适,如疼痛、麻木、热、酸或胀等,以及下腹部皮肤烫痛或需要移动身体,就要及时告知医生进行调整,以免伤及盆腔及神经。 

 

近两个小时后,我被推回了病房。整个海扶手术治疗过程轻松异常,看着许医生和杨医生在屏幕上时而用鼠标“指点江山”,时而点击肌瘤表面出现蓝点,时而出现几何图形,手术就不知不觉结束了。由于是前壁肌瘤,护士用冰生理盐水对我的膀胱冲洗了两次,这次的感觉并没有术前那么难以忍受,可能是镇静起了一部分作用。

 

回病房后,还要继续在病床上保持俯卧2小时,护士送来冰敷的生理盐水袋垫在治疗的腹部下,此时镇静剂开始滞后发威,我昏昏沉沉出了一些冷汗。不久,随着导尿管拔除,我终于舒了一口气。

 

第二天早上许医生亲自查房3次,在输液甘露醇及消炎药之后,我复查了增强型盆腔核磁共振,原先核磁共振上的白色血供丰富的肌瘤已经“一片漆黑”,我的子宫内膜因为治疗也有些水肿,消融成功。我结束了我的“海扶之旅”。

 

一般来说,海扶治疗后3个月,肌瘤体积缩小45%~55%;治疗后6个月,肌瘤体积缩小60%~70%。但肌瘤吸收速度还与肌瘤的位置和类型有关,肌壁间肌瘤比浆膜下和粘膜下肌瘤吸收速度要快,而部分粘膜下肌瘤通过超声消融治疗后,坏死的肌瘤组织会随着月经一起排除体外。

 

术后核磁,虽然还留着一点血供,但已经很成功了

 

除此之外,肌瘤的吸收速度与每个人的术后自身调理关系也很大,如保持愉快的心情、多运动、饮食均匀、生活习惯规律、不熬夜等这样肌瘤吸收速度就会更快,反而会变慢。

洋洋洒洒写了那么多一路来的就医经过和心路历程,希望对更多姐妹有所帮助。另外,正像我在给许医生的感谢信中所说的,这次特殊的就医经历让我由一名旁观者变为了亲历者。从许医生认真严谨海扶团队的分工有序到许医生休息时间“秒回”患者咨询再到术前与患者轻松聊天化解焦虑情绪,许医生完全能担当得起一百年前特鲁多医生“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名言。

 

医学是向人而生的。如果说海扶技术带来的消融效果是技术层面的,那么许医生海扶团队帮助和安慰就是医学人文关怀。感谢这次就医经历,感谢海扶“温柔一刀”,感谢自己的“纠结”,最终换来了理想的治疗。

 

 

请医生答疑解惑,可扫描右边二维码加99子宫网医生微信;与病友交流互动,可加肌瘤/腺肌症QQ交流群: 141721634

肌瘤/腺肌症交流群二维码
疾病咨询专业医生为您解答疑问
提交
评论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