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腹腔镜途径剔除子宫肌瘤是妇科进行最多的手术之一。那么,哪些子宫肌瘤适合腹腔镜剔除,而哪些又相对不适合呢?对于绝顶的腹腔镜高手或者“腹腔镜狂人”(相当于车王舒马赫级)来说,几乎没有什么肌瘤或者手术不能通过腹腔镜来完成,但这种人毕竟较少!大多数患者面对的仍是一些普通的(顶多相当于专职驾驶员)妇科医生,因此,在和医生讨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的时候需要考虑以下情况。
①肌瘤是一个(单发肌瘤)还是多个(多发肌瘤)?相对来说,单发肌瘤比较适合用腹腔镜来剔除,而多发肌瘤,特别是子宫肌瘤个数多,而且每个都不小的时候,用腹腔镜剔除就比较困难。不在于剔除瘤子有多困难,而在于剔除后要通过腹腔镜缝合子宫表面的伤口比较困难(后述),会导致较多出血,甚至发生休克。
②是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还是粘膜下肌瘤?以前打过比方,将子宫比作一间独立的屋子,如果肌瘤的大部分或全部位于屋的里墙,称为粘膜下肌瘤;如果肌瘤的大部分位于屋的外墙,则称为浆膜下肌瘤;如果肌瘤位于墙中间,就成为肌壁间肌瘤。从腹腔镜的角度,能够看到的是子宫的外表面。因此,浆膜下肌瘤用腹腔镜剔除最为容易,其次是一定大小的肌壁间肌瘤(太小了藏在墙中间看不到),小的粘膜下肌瘤通过腹腔镜剔除就很困难,后者可以用另外一种微创技术,即宫腔镜进行剔除。
③肌瘤是位于子宫的顶部(学名为宫底)、前壁、下段还是后壁?对于位于宫底和前壁(相当于屋顶和前面)的肌瘤,腹腔镜手术要容易一些。而对于下段和后壁的肌瘤(相当于地基和后墙),腹腔镜剔除瘤子没有困难,同样是缝合比较困难。
④术后患者是否需要生育?如果需要生育,对较大的、或者多发的子宫肌瘤行腹腔镜剔除需要权衡。至少有两个原因:首先,腹腔镜手术对缝合的技术要求是最高的,总体而言它缝合的牢固性不如开腹。而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如果妊娠,随着子宫不断增大,缝合处就是一个薄弱部位,出现子宫破裂的危险就更大。其次,对于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怀孕的妇女,一般都需要剖宫产,到时候还需要在腹部切一个10厘米以上的口子,腹腔镜手术后腹部不留疤痕的成果将被破坏殆尽。因此,对术后需要生育的、子宫肌瘤为多个的妇女,开腹剔除也许更为安全,追求腹部暂时没有疤痕并不值得。
⑤开腹和腹腔镜谁剔除肌瘤更干净?不能一概而论,但总体来说,腹腔镜的一个弱点就是手术中医生缺乏直接的触觉(因为医生握着的是半米长的手术器械一端,相当于盲杖!)。在开腹手术中,医生可以通过手的触摸来发现藏于子宫肌壁间的小肌瘤,而在腹腔镜手术中要发现这种小的肌瘤就很困难。这也是为什么多发子宫肌瘤用腹腔镜剔除相对困难的原因之一。
⑥哪些肌瘤使用腹腔镜剔除要谨慎?尽管肌瘤恶变成肉瘤的可能性只有0.5%左右,但总会有人不幸中彩。因此,对于近期生长迅速的子宫肿瘤、绝经后不缩小反而迅速增大的肌瘤,如果不能排除有恶性病变的危险,用腹腔镜剔除就要小心了。因为,除非肌瘤很小,要从腹腔镜的小孔中完全却出是不可能的,都需要用到类似于绞肉机一样的电动粉碎器,将肌瘤粉碎成小块后取出。如果不幸是恶性的子宫肉瘤,粉碎过程就会导致瘤细胞的扩散,分期就会改变,患者术后复发和进展死亡的可能性就较大。
天下英雄,所见略同。2014年4月17日,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发布通告,指出在子宫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切除术中,使用电动粉碎器存在使意外发现的恶性肿瘤扩散的风险。他们在350例使用了电动粉碎器的子宫肌瘤中,发现一例为子宫肉瘤。推荐对子宫肌瘤腹腔镜剔除和使用电动粉碎器保持谨慎。
可以看出,子宫肌瘤到底是微创腹腔镜还是开腹,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只有选择合适的方式,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谭先杰,男,1970年出生,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妇科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兼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编委、《中国妇产科与计划生育杂志》编委和《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妇产科学卷主编助理。 199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原华西医科大学),因成绩优异被选入北京协和医院实习并留在妇产科工作。1996年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获医学博士学位。2005年赴法国巴黎大学及国立健康与医学研究院进行妇科肿瘤的博士后研究。2012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进修,先后访问了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哈佛大学Brigham & Women医院、MD Anderson癌症中心和Memorial Sloan-Kettering 癌症中心,观摩手术并接受肿瘤临床试验和转化医学方面的培训。 早先跟随导师郎景和院士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方面进行了较多工作,后致力于良恶性妇科肿瘤的诊治,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50余篇,参与编写/译《临床妇科肿瘤学》、《子宫颈学》、《Novak妇科学》、《探秘妇科肿瘤》、《妇科肿瘤210个怎么办》等10部专著。曾荣获 “北京协和医院最佳医师”称号和“优秀临床带教”奖,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先后获得北京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全国妇产科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