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聚焦超声消融技术的发明人王智彪教授展示出这幅用双手托起子宫的照片时,我想每个人都会感到震撼。
在中医学中,子宫,又名胞宫、子脏、子处、女子胞、胞脏、血脏,是女子孕育胎儿的器官,属奇恒之府。子宫之名,首见于《神农本草经·紫石英》条,是人和动物雌性生殖器官的一部分,居直肠之前,膀胱之后,是女人独有的脏器,具有定期藏泻出纳的功能。
女性的子宫是孕育新生命的地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子宫是天地真正的根源。
为了人类的延续,科学家做出了不懈努力。许多国家都在生物实验领域竞争人工造人技术的创立权,美国、韩国、欧洲都有各自的人造子宫项目。2021年,科学家首次利用机械子宫,使哺乳动物胚胎在体外存活6天。在通往人造子宫的路上,人类又往前迈了一步。(相关文章见:Ex utero mouse embryogenesis from pre-gastrulation to late organogenesis-子宫外小鼠胚胎发生:从原肠胚前期到器官发生晚期。)
其实,子宫不仅是人类的第一个家园,是生命的摇篮,其本身也是有生命的,空灵而神秘。子宫有着肥沃的“土壤”,生命之种可以在这里“生根发芽”;它有着独有的营养供应网络体系,获得营养成分的胚胎得以不断分裂成为胎儿;它独立但与大脑和整个机体发生交感联系,会通过神经网络影响女性情绪。
近期研究提示,对非妊娠子宫的重要性认识还需要再思索。具体来说,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心理学系的研究人员发现,对动物模型进行的子宫切除术会导致其在术后两个月内记忆能力下降、激素分布改变,例如切除子宫但留下完整卵巢的大鼠存在记忆缺陷。(Endocrinology,January 2019,160(1):1–19.https://academic.oup.com/endo)
相关文章如下:
在这篇文章中,Heather Bimonte-Nelson教授说:“我们想搞清楚子宫本身是否会影响大脑功能。”在实现生殖功能的过程中,子宫和卵巢“互相交流”;通过身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子宫和大脑之间也存在直接联系。自主神经系统在人体中协调一些无意识的功能,如呼吸和消化。但是,人类目前对于子宫和大脑是如何联系的,这个联系是否影响着女性的认知功能和老化过程还知之甚少。
所以,我们是否真的完全认识了子宫及其功能对女性一生的影响?这是需要重新审视的问题。一直以来,教科书中描述的子宫唯一的功能就是孕育胎儿,并无生殖之外的功能,子宫也被称之为只是“一个休眠的无用器官”。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有多少子宫被过度切除?
《无效医疗》一书中提到,加州有将近1/2的妇女过世时没有子宫,德国妇女则有1/3在有生之年会切除子宫。
以上是摘自郎景和院士2021年7月23日《妇产科学中的保守性手术与保护性手术》报告PPT中的一页。
如果得了妇女第一瘤——子宫肌瘤,是否非切子宫不可?这个问题最需要谨慎对待。
子宫肌瘤是否切子宫?子宫肌瘤在妊娠后发生肌瘤变性应该如何进行治疗?这些问题在很长时间里一直争论不休。保留子宫的微无创手术日新月异,当今的外科手术除了切除必须要切的病灶以外,“功能保护”的意识应该刻在每一个医生脑海中。
开头提到的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已在临床上显示出其疗效。我的学生刘晓芳博士的论文“子宫肌瘤患者聚焦超声消融治疗术后对妊娠影响的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前瞻性同期临床对照研究,探讨子宫肌瘤在进行了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后对患者生育率、围产期相关结局指标的影响。
其结果发现:HIFU治疗子宫肌瘤
(1)并不增加盆腔粘连的发生风险;
(2)可缩短备孕时限,不改变受孕及分娩模式,未增加妊娠及分娩时的并发症;
(3)可缩小肌瘤体积,增加受孕几率,缩短备孕周期,不增加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影响新生儿结局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妊娠后肌瘤体积的增长。
因此,HIFU可作为有生育需求的子宫肌瘤患者的较理想干预方式。
弥漫性腺肌症患者想要保留子宫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子宫腺肌症的非手术治疗有两个目标:减轻症状(月经过多、疼痛)和提高生育能力(生殖力)。但不幸的是,手术保留器官的治疗方法将面临并发症的风险,包括妊娠期间的严重并发症,如子宫破裂。
一些保留子宫的微创治疗方法,包括那些用于治疗子宫平滑肌瘤的治疗方法,已经在治疗子宫腺肌症中显示出了一些疗效。
病例系列中转引导聚焦超声消融手术,显示症状改善和子宫体积减小。与聚焦超声单独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症患者相比,GnRH-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与聚焦超声联合治疗显著降低了血清CA125水平、子宫、腺肌病变、月经血体积和痛经评分,改善了临床疗效。
外科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手术刀精准切割病灶,外科医生们通过规范操作减少伤害,使病人重获生机,推动着大外科时代不断走向成熟。打开心脏、进入颅内,手术刀开始了对身体各个领域的探索;器官移植、辅助生殖、换脸手术,外科仿佛无所不能。但随着手术领域的不断扩大和手术技术的不断丰富,人们发现,大型手术意味着更严重的创伤和更长、更艰难的恢复期。
在此基础上,医学的进步又使得“野蛮”的外科手术转向“文明”。当腔镜手术、射频消融、动脉栓塞等介入手术以及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的临床应用,无微创的概念也应运而生;随着光学、电子学、AI技术的发展,微创机器人技术的出现必然带来更多的医学奇迹。但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达到切除病灶目标的过程中,更要兼顾对器官功能保护。
Sir William Osler:Diseases that harm require therapies that harm less.
英国妇科手术大师Victor Bonney曾说:“为了半打纯属良性的肿瘤而切除年轻妇女的子宫,不啻一次外科手术的彻底失败!”
子宫是生命的摇篮,用我们的双手去托起生命之源、保护好子宫的完整性和功能是每一个妇科医生对职业的坚守。
注: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萌知道-胡丽娜教授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