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残联获悉,为进一步普及新生儿听力筛查,有效开展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工作,2011年3月3日第十二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主题确定为“康复从发现开始——大力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
听力与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然而,耳病和听力障碍的阴霾却袭扰着人类。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全世界有轻度听力损失者近6亿,中度以上的听力损失者2.5亿。我国有听力障碍残疾人2057万,居各类残疾之首,占全国人口的16.79‰,其中七岁以下聋幼儿可达80万,每年还将新产生聋儿3万余名。老年性耳聋有949万,随着人口寿命增长和老龄化,老年性耳聋的人数不断增加。听力障碍严重影响着这些人的社会交往和个人生活质量。
导致耳聋的因素有耳毒性药物、遗传、感染和疾病,近年来,因环境噪声污染、意外事故导致耳聋的人数逐渐增多。这一人数众多、特殊困难的残疾人群体,已引起全社会,特别是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全国部分城市已经成立了防聋指导小组,开展了耳聋的流行病学调查,并积极拓宽与世界卫生组织及其它国际组织的合作领域,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卫生部组织颁发的《常用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对加强耳聋性药物的使用管理,减少听力语言残疾的发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1998年1月,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全国妇联、中国残联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及在京的听力学界、特殊教育学界的知名专家进行座谈,大家一致建议由卫生部牵头,尽快确立全国“爱耳日”,加强社会宣传,普及耳聋预防和康复知识,以减少耳聋发生。
据了解,我国现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其中0至6岁听障儿童约13.7万,听力障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听力语言康复事业的发展,“十一五”期间,通过制订实施《听力语言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为近10万名听障儿童提供了康复服务。“十二五”期间,我国还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帮助更多听障儿童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听障儿童实现康复。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开展听力残疾康复的前提和基础。2007年12月,中国残联、卫生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全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规划(2007-2015年)》,提出2015年我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工作的目标,即已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覆盖率在2005年基础上提高30%;新生听力障碍儿童助听器(含人工耳蜗植入)佩戴率达90%。
据中国聋儿康复中心介绍,新生儿听力筛查是做好听力残疾儿童早发现、早诊断的有效手段,对及时发现、诊断听障儿童,开展早期干预,提高康复效果至关重要。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还存在覆盖面小、失访率高、筛查工作与康复工作缺乏有效衔接等问题,新生儿家长也需要提高重视筛查、接受筛查、配合筛查的意识。
自2000年由民政部、卫生部、教育部、中国残联等10个部门共同确定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以来,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为普及公众爱耳护耳科学知识,避免和减少耳聋发生,提高听障人群生活质量,推动我国听力语言康复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静下来,用耳朵聆听这世界——3月3“爱耳日
-
2011-03-03 11:37:38
238600
疾病咨询专业医生为您解答疑问
推荐阅读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