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手术的不断改良成就了今天多样化的治疗手段。手术治疗的原则也从最初的大创到微创,甚至趋近于无创,微无创成了未来治疗的趋势。对于乳腺癌而言,微无创治疗不仅达到了与手术一样的效果,还保留了乳房外观美容上的优势,但每种技术都拥有自己的优缺点。
1.射频消融(RFA)
RFA是通过将电极放置到肿瘤内部,通过高频交流电引起例子搅动,引发摩擦热和热损伤,从而使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早期研究中,对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RFA治疗,在进行手术切除,病理结果显示肿瘤细胞死亡,后续多项研究进行了相似的临床研究,且在进行RFA之后又进行了手术切除,未达到完全微创的目的。在此之后,有研究对早期乳腺癌进行单纯RFA治疗并进行长期随访,其中日本的一项大样本、多中心研究发现,对于≤2cm的乳腺癌使用RFA的效果最好。
在RFA操作过程中,肿瘤组织会在瞬间发生大面积凝固性坏死,实时超声下容易变得模糊,难以判断消融范围与病灶边缘的距离,且有较多皮肤瘀斑、皮肤烧伤、肌肉灼伤、脂肪坏死、伤口感染、乳腺炎等并发症发生,发生率在2%~10%。
2.冷冻消融
冷冻探针是一种高压闭环气体膨胀系统,通过气体的快速膨胀导致温度变化,从接触探针针尖端的组织中除去能量。冷冻消融是指将冷冻探针置于肿瘤中心,使肿瘤细胞温度急速下降至冰点以下,在反复冻融的过程中肿瘤细胞膜破裂、细胞器损伤、最终达到肿瘤细胞死亡的目的。小的肿瘤单个探针即可,大的肿瘤可以通过放置多个探针对细胞产生冷冻效应。冷冻消融最初用于晚期乳腺癌的局部姑息治疗,术后外科手术切除,病理结果显示肿瘤完全消融或部分消融。根据现有的研究若想让冷冻消融技术替代切除乳房肿瘤的保乳手术,需要先明确随访过程中超声或MRI影像学病理可以替代病理诊断的可能性。虽然部分报道认为可以100%灭活肿瘤细胞,但缺乏长期的随访报道,此外对消融后的肿瘤组织吸收、并发症发生率等转归情况报道尚少。
3.激光消融(LA)
LA的原理是将具有尖端的激光纤维穿过套管针插入到乳腺肿瘤中,然后将激光直接传递并扩散到目标病灶,通过激光光子和组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热效应,提高组织温度达到消融肿瘤的目的。多项研究结果显示,LA未能达到满意的消融结果,可能与温度有关。
4.微波消融(MWA)
MWA主要有2种方式:聚焦微波相控阵(FMPA)热疗法和经皮微波热凝固(PMC)。
FMPA是通过将乳房放置在两个微波相控阵波导施加器之间,并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微波通过组织和细胞内水分子的快速搅动产生介电热,导致热诱导的凝固性坏死。FMPA消融结果并不理想,肿瘤中心温度普遍在40~50℃左右波动,未能达到蛋白质凝固性坏死的最低温度,现在已经逐渐摒弃。
PMC消融乳腺癌的基本原理与FMPA一致,即微波能量可优先加热和损害高水分含量的乳腺癌组织,其区别在于PMC是将可发射微波能量的探针直接插入肿瘤内部,从而可在短时间内产生使蛋白质变性或细胞凝固性坏死的高温。有研究显示,超声引导下PMC消融率可达95%,但普遍存在皮肤烧伤、胸大肌热损伤等并发症,仍需要大样本研究来验证其安全性。
5聚焦超声消融
聚焦超声消融是一种真正的非侵入性无创消融技术,其不需要在肿瘤部位微创放置导管或探针。通过将高能量的超声聚焦,在焦点处达到很高的声强,使声能迅速被肿瘤组织吸收并转化为热能,局部温度瞬间(0.5~1s)升高至65℃以上,使靶区蛋白质变性、细胞凝固性坏死,而超声束经过的正常组织及靶区周围组织不产生损伤或损伤很小。根据已有的研究报道,聚焦超声消融治疗乳腺癌可以达到100%的消融率,再联合化疗、放疗或内分泌治疗,随访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89%,对乳房外观满意度为94%。
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包括:①术中实时监控,包括超声和MRI;②通过超声造影或增强MRI,术后即刻评价坏死灶边界;③必要时可重复性治疗;④众多标准的治疗方法可以补救,聚焦超声消融术后均不是禁忌证;⑤患者术后恢复快,可作为日间手术,成本-效果比好,具有经济优势。但是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风险,如治疗过程中需要尽可能维持靶区组织的静止状态、减少移动,否则容易治疗脱靶不能实现完全消融,其次,虽然对肿瘤边缘扩大范围的消融可实现根治性治疗,但消融范围增加的同时也增加了声通道内组织(皮肤、胸壁)损伤的风险,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严格筛选,掌握好手术适应证。
综上所述,以上微无创技术都各具特色,都显示出极有潜力的临床前景,未来能否用于乳腺癌保乳手术的替代治疗,仍需要大样本、多中心、长期随访下的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 Ito T, Oura S, Nagamine S, et al.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f Breast Cancer: A Retrospective Study[J]. Clinical Breast Cancer, 2017:S1526820917302410.
[2] Nguyen T, Hattery E, Khatri V P.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and breast cancer: A review[J]. Gland Surgery, 2014, 3(2):128-135.
[3] Shi X, Pan H, Ge H, et al. Subsequent cooling-circulation after radiofrequency and microwave ablation avoids secondary indirect damage induced by residual thermal energy[J]. Diagnostic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Ankara, Turkey), 2019, 25(4).
[4] Gianfelice D, Khiat A, Amara M, et al. MR imaging-guided focused US ablation of breast cancer: histopathologic assessment of effectiveness-- initial experience.[J]. Radiology, 2003, 227(3):849.
[5] Wu F, Wang Z B, Zhu H, et al. Extracorporeal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J]. Breast Cancer Research & Treatment, 2005, 92(1):51-60.
[6] Furusawa H , Namba K , Nakahara H , et al. The evolving non-surgical ablation of breast cancer: MR guided focused ultrasound (MRgFUS).[J]. Breast Cancer, 2007, 1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