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与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一样,都有相应的患病高危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子宫内膜癌的发病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相关。
1、未孕、未产、不孕症:没有生育过的女性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是已经生育女性的2-3倍,而患有不孕的女性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更高,是正常人群的3-8倍。
2、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被称作是子宫内膜癌发病相关的“三联征”。
3、初潮早、绝经晚:初潮早、绝经晚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绝经晚(>52岁)的女性患子宫内膜癌的概率为49岁以前绝经者的2-4倍。
4、绝经后单一雌激素替代治疗:单一雌激素替代治疗增加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其危险性与雌激素用量多少、持续时间、是否合用孕激素、中间停药及患者体质有关。
5、内源性雌激素:一些疾病可引起内源性雌激素增加,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可产生雌激素的卵巢肿瘤(如卵巢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等),会使子宫内膜癌变概率增加。
6、他莫昔芬:他莫昔芬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预防和辅助治疗,这种药物具有较弱的雌激素样作用,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相关。应用他莫昔芬2年以上的患者,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较不使用者增加2倍以上,应用5年以上者危险性增加5倍。
7、遗传因素:有卵巢癌、乳腺癌或肠癌家族史者,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会增加,子宫内膜癌是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常见的肠外表现。约42%的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女性发生了子宫内膜癌。
预防子宫内膜癌,首先要重视绝经后女性阴道流血和绝经过渡期女性月经紊乱的诊治。其次,要注意雌激素的应用指征及方法。对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如肥胖、绝经延迟、不孕、长期应用雌激素及他莫昔芬等,要密切随访或检测。另外,要加强对林奇综合征女性的检测。
参考资料:《子宫内膜癌100问》
注:本文为健康科普文章,文中涉及药物、技术、产品等只做表达所需,不具任何治疗建议,具体治疗方式请前往正规医院接受专业检查及治疗。因查阅文献有限,表达难免出现差错,欢迎同道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