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女性联盟
女性经期不能做12件事
作者:小飞

小飞

2011-06-22 09:43:33

985300

 

   月经是每一位女性的好朋友,是女性健康的重要标志,但是现代生活中女性生活和饮食不规律、精神压力大、情绪不好等多种原因,导致痛经、月经不调成为最常见的妇科疾病,因此女性在经期一定要注意一些饮食习惯等,学会自己保护自己。99子宫网小编提醒女人经期切忌不能做这12件蠢事。

  1、不宜性生活

  后果:月经期宫内膜脱落宫腔表面形成创面,性生活时容易将细菌带入逆行而上进入宫从而引起宫腔内感染发生附件炎、盆腔炎。


  2、不宜穿紧身裤

  后果:如果月经期间穿臀围小紧身裤,会使局部毛细血管受压,从而影响血液循环,增加会阴摩擦,很容易造成会阴充血水肿。

[%page%]

  3、别用沐浴液清洁阴部

  后果:引发阴部感染导致瘙痒病症经期间阴部容易产生异味,尤其夏季,但洗澡时顺便用沐浴液清洁阴部或用热水反复清洗阴部是不够健康,反而容易引发阴部感染导致瘙痒病症,因为平日女阴道内是略酸环境,能抑制细菌生长,但行经期间阴道会偏碱,对细菌抵抗力降低,易受感染,如果不使用专业阴道清洁液或用热水反复清洗,更会导致碱增加,因此清洗阴部需要选择专业阴部清洗液尤其经期!

  4、别吃油炸食品

  后果:容易出现粉剌、痤疮油炸食品也是经欺女的大禁忌因为受体内分泌的黄体酮影响经期女皮脂分泌增多皮肤油腻同时毛细管扩张皮肤变得敏感此时进食油炸食品会增加肌肤负担容易出现粉剌、痤疮、毛囊炎还有黑眼圈另外由经期脂肪和水的代谢减慢此时吃油炸食品脂肪还容易体内囤积。

[%page%]

  5、不宜多吃盐

  后果:吃盐过多会使体内盐分和水分贮量增多月经来潮前夕会发生头痛、激动和易怒等症状应来潮前10天开始吃低盐食物。

  6、不宜饮浓茶

  后果:浓茶中咖啡碱含量较高刺激神经和心血管容易产生痛经、经期延长和经血过多同时浓茶中鞣酸会使铁吸收出现障碍引起缺铁贫血。

[%page%]

  7、不宜坐浴

  后果:月经期宫颈口微开坐浴和盆浴很容易使污水进入宫腔内从而导致生殖器官发炎。

  8、不宜高声唱歌

  后果:妇女月经期呼吸道粘膜充血声带也充血高声唱歌或大声说话声带肌易疲劳会出现声门不合声音嘶哑,不过也不用太过紧张,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正常嗓音唱K、说话都应该问题不大,但如果长时间飙高音、挑战高声域歌曲,则可能造成声带受伤。

[%page%]

  9、别捶背

  后果:腰背部受捶打后可使盆腔进步充血血流加快引起月经过多或经期过长,此外,还有不少女性则会在经期出现严重的腰酸背疼现象,可能选择他人按摩或是自己捶打的方式来舒缓腰部疲劳、酸胀感。陈志辽表示,女性在月经期出现腰酸现象非常正常,是由于盆腔充血所引起,此时盲目大力按摩或捶打腰部,会导致盆腔充血更加严重,反而会使腰酸背疼现象加剧。

  10、别饮酒

  后果:容易醉酒从而引发肝脏毛病有研究认为,女性在月经期间体内激素水平发生较大波动,此时饮酒较平时更易醉,且酒精对肝脏的负担也会进一步加重,所以建议女性朋友月经期间尽量少喝酒。

  女性此阶段体内分解酶的活动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分解消化酒精的能力下降,使得酒精难以快速从血液中排泄出去,而滞留在身体内就会演化成有害物质。为清除这些有害物质,人体肝脏必须不断分解制造出酶,使得负荷比平时加大很多,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肝脏毛病。

[%page%]

  11、别用活血化淤药

  后果:会增加经血流量,引发贫血一般来说,补血保健品、活血化淤类药物都应在月经期停用,但很多女性不懂,结果发现自己月经量突然增多,严重者甚至引发重度贫血或经期大出血。在月经期使用补血、活血药物,一方面会增加经血的流量,从而引起不必要的经血过多,另一方面经期出血也可能影响药物的疗效。

  12、别拔牙

  后果:容易大出血和引发感染。经期不要拔牙,因为在月经期,女性体内的血小板数目减少,血液凝固性比平时降低,如果此时进行创伤性手术,包括拔牙处理,都可能难以止血,导致出血较平时手术更多、出血时间更长。据研究发现,月经期间女性的痛觉神经也比平时敏感,而且全身抵抗力较弱,所以月经期拔牙还会感觉疼痛加倍,且感染率大增。如果在月经期间做拔牙处理,必须面对拔牙完成后口腔内较长时间留有血腥味,从而导致食欲受影响。所以,建议女性一定要避开月经期拔牙。

 

       99子宫网小编推荐阅读
      
7个中医偏方治经期疾病
      
经期女性不宜多食苦味食物 
       
女性经期不能喝的6种饮品
       
女性千万不要小看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罪魁祸首是子宫肌

 

请医生答疑解惑,可扫描右边二维码加99子宫网医生微信;与病友交流互动,可加肌瘤/腺肌症QQ交流群: 141721634

肌瘤/腺肌症交流群二维码
疾病咨询专业医生为您解答疑问
提交
评论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