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病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常合并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发病率为5%~70%。子宫腺肌病虽然是良性疾病,但其对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均产生着持续的不良影响。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假说有哪些呢?
1.子宫内膜损伤内陷学说
子宫内膜损伤内陷学说是指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向内凹陷,通过子宫内膜与子宫肌层交界处,侵入子宫肌层,并在子宫肌层增生,导致周围的肌层组织增生肥大,是目前普遍被接受的一种学说。
2.上皮间质转化(EMT)学说
上皮间质转化指上皮细胞失去细胞极性转变为间质细胞,以提高其迁移、侵袭及抗细胞凋亡能力的过程。EMT参与胚胎发育、组织损伤修复和肿瘤转移等。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子宫腺肌病异位及在位内膜上皮细胞中E-钙黏蛋白、CK7(上皮细胞标志物)表达减少,波形蛋白和N-钙黏蛋白(间质细胞标志物)表达增加。而E-钙黏蛋白表达减少同时伴波形蛋白和N-钙黏蛋白表达增加又是EMT的重要特征,这表明EMT参与并促进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及发展。
3.激素因素
子宫腺肌病主要患病人群为育龄期女性,绝经后子宫腺肌病病灶逐渐萎缩。临床上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含左炔诺孕酮的宫内缓释系统、口服避孕药等激素类药物对子宫腺肌病有治疗效果。应用垂体移植的方法建立SHN小鼠子宫腺肌病模型后,切除小鼠的卵巢并给予雌孕激素联合治疗可以使子宫腺肌病病灶消失,由此可以看出雌激素是子宫腺肌病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多种因素均能通过雌激素的作用致病。
4.化生学说
有文献报道部分患有先天性生殖道畸形(MRKH)综合征的患者,虽然其子宫为始基子宫,缺乏有功能的子宫内膜,却合并有子宫腺肌病。这部分人无法用子宫内膜损伤内陷学说来解释其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因此,有学者提出子宫腺肌病可以由肌层内具有分化潜能的苗勒管遗迹化生而来。具有分化潜能的苗勒管遗迹在肌层内化生为子宫内膜的腺体及间质,从而形成异位子宫内膜,异位的子宫内膜受体内激素的影响呈周期性变化,并通过局部的炎症刺激,使局部平滑肌细胞反应性增生和肥大,最终发展为子宫腺肌病。这一学说还能够解释阴道生殖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5.干细胞学说
在机体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干细胞处于静止状态,有学者发现,在组织损伤刺激诱导下,子宫内膜干细胞被激活,出现增殖、再生和分化,能够促进异位内膜的侵袭。这一现象也能用干细胞壁龛假说解释:假设干细胞位于壁龛中,正常情况下,壁龛能够阻止干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使其处于静止状态,但在某些刺激的诱导下,壁龛被破坏,干细胞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增殖、再生和分化。
6.血管与淋巴管播散学说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增生性疾病,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均离不开子宫内膜增生,内膜细胞的生长需要血管提供营养并排除代谢废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R)是促进血管生成的重要因子,其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能够反映组织的血管生成情况。有研究表明,子宫腺肌病患者病灶中,在位内膜及血清中的VEGR数量及活性均明显高于正常人,且手术治疗后患者血清中VEGR水平较治疗前减少。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子宫腺肌病患者异位子宫内膜中微血管密度(MVD)显著增高。因此,可以推测新生血管形成影响子宫腺肌病的发生,也可能是月经过多的原因。
7.基因与遗传因素
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凋亡抑制基因Bcl-2、survivin表达水平上调,而凋亡促进基因Bax表达水平下调,使细胞凋亡与增殖失衡,参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MMP-2-1306C/T多态性被认为与子宫腺肌病的风险有关。而VEGF-2578C/A、VEGF-1154G/A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754C/G多态性中A等位基因的携带者被认为是子宫腺肌病发展的保护因素。在子宫腺肌病病灶的间质细胞中检测到PR-β启动子区域的高甲基化,使PR-β基因沉默,PR-β表达下调,提示其可能是子宫腺肌病患者孕激素抵抗的机制之一。
8.免疫因素
子宫腺肌病的发病也与免疫功能失调有关,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变化,由于异位内膜的存在,自身免疫系统可以被激活。
9.其他因素
子宫腺肌病存在神经纤维异常生长,这可能与子宫腺肌病痛经有关。氧化应激与自由基代谢异常与环境因素也可能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有关。
综上所述,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可能与子宫内膜损伤内陷、EMT、激素、苗勒管遗迹化生、干细胞转化、血管及淋巴管播散、遗传与免疫因素等有关,但子宫腺肌病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还需要大量的研究来进一步明确。
参考文献:黎霓,王国云.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9,35(05):9-14.
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假说有哪些
-
十七
2020-02-20 14:37:34
171400
疾病咨询专业医生为您解答疑问
推荐阅读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