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卵巢恶性肿瘤的关系
作者:十七

十七

2020-02-03 17:07:22

268500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宫腔被覆内膜及宫体肌层以外的其他部位,是一种激素依赖性疾病。异位症内膜组织理论上可以侵犯到全身任何部位,但绝大多数位于盆腔内,其中以宫骶韧带、子宫直肠陷凹和卵巢最为常见。该病好发于生育年龄的妇女,部分患者没有症状,该病的确诊需腹腔镜或剖腹手术获得组织病理学诊断,因此无法得知其确切的发病率。但近年来有明显增高趋势,据估计生育年龄女性为5%~10%,绝经期女性为2%~5%,慢性盆腔痛及不育的女性可达35%~50%。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较为公认的学说为种植学说:异位的内膜来源于子宫内膜组织,通过经血逆流、淋巴血管播散和医源性途径转移到宫腔以外的部位种植和生长,并与遗传、激素和免疫等多种因素相关。子宫内膜异位症在组织学上为良性,但临床表现却有增生、局部浸润、远处转移及复发等恶性行为。在1925年首次提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卵巢恶性肿瘤。随着临床研究进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否发生癌变有了以下标准:
  1.在同一卵巢中内膜异位症和癌并存
  2.内膜异位症和癌的组织学关系相类似
  3.除外转移性恶性肿瘤
  4.有良性内膜异位症向恶性过渡的组织形态
  
  通过以往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病理对照研究,内膜异位症患者发生卵巢癌的概率是正常人的1.32~1.69倍,通过总结发现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要注意发生恶变,
  1.囊肿直径≥9cm或有明显增大的趋势
  2.绝经后复发,疼痛节律改变,痛经进展或呈持续性腹痛
  3.影像学检查发现卵巢囊肿内有实质性或乳头状结构,或病灶血流丰富
  4.血清CA125水平过高(>200KIU/L)
  
  卵巢恶性肿瘤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透明细胞癌(39%),其次为子宫内膜样腺癌(35%),而这两种病理类型在卵巢上皮性癌总体中仅占16%和14%。对其治疗结果也显示,发病年龄早、分期早、预后较好。即便如此也应当做好预防和积极治疗。由于缺乏足够的临床研究证据,目前没有卵巢恶性肿瘤预防和治疗的临床实践指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应坚持定期随访,痛经程度加重、肿块增大(≥9cm)、CA125升高、B超提示乳头状结构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血流丰富,应高度怀疑恶变可能,争取积极的手术治疗。

请医生答疑解惑,可扫描右边二维码加99子宫网医生微信;与病友交流互动,可加肌瘤/腺肌症QQ交流群: 141721634

肌瘤/腺肌症交流群二维码
疾病咨询专业医生为您解答疑问
提交
评论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