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
当前位置:首页>子宫腺肌病
地球都可以推动,子宫腺肌病却不动
作者:小G

小G

2023-02-09 12:05:24

869700

image.png


  在电影《流浪地球2》中宇宙危机爆发。为了逃离危险,男主角决定冒险调试外星引力推动器,运用新的科技手段实现地球的移动。最终男主角成功了,地球的推动让人类有了新的希望。但当我们面对女性妇科良性疾病——子宫腺肌病时,却很难用如推动地球般进行完美治疗。


  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既容易复发,又难治,在医生和患者眼中都是个棘手的问题。本文我们将深入解读子宫腺肌病及其处理方式,希望能帮助患者判断和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子宫腺肌病是多发生于30-50岁的女性,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痛经。患者常感到腹部及背部有压迫感,疼痛会随月经周期出现。由于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子宫内膜异位于子宫肌层中,受到激素变化影响会发生周期性出血,但这些出血不能通过阴道排出,会一直淤积在子宫肌层内部,从而导致子宫腺肌病患者出现越来越痛的情况。


  该病本质是由于子宫内膜异位到子宫肌层,引起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与息肉一样,子宫腺肌病的发生也受雌激素的刺激,随着月经周期不断变化,雌激素水平也会上升下降,对子宫腺肌病的病灶也有周期性刺激作用。


  为什么子宫腺肌病很难治愈?


  1.病灶位于子宫肌层:子宫腺肌病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质是由于子宫内膜异位到子宫肌层,引起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而在子宫肌层中,病灶与周围的肌肉组织并不容易区分。


  2.容易复发:腔镜手术、宫腔镜等微创手术方案是常用的方式,但由于上述提到,病灶与肌层分界并不清晰,加上腔镜手术视野限制,很容易就造成病灶残留,同时在切除过程中甚至会造成“手术性散播”,也就是在切除的过程中产生的小碎片,在取出过程中脱落到其他位置,如果又刚好建立起新的血供,就会滋生一个新的病灶,这也是子宫腺肌病容易复发的原因之一。


  3.手术难度大:要想尽可能少的伤害子宫,又要将病灶切除,手术难度较大。如果是腔镜手术,又受到视野限制的阻碍;如果是开腹手术,这仅仅是一个妇科良性疾病,这么大的创伤真的值得吗?那就更别提切除子宫了,如何治疗对于医生而言也很为难。


  根据患者具体的症状、病情程度、生育需求等方面综合考虑治疗方案。病情较轻的可以使用非处方止痛药物来缓解痛经,病情较重的患者可以使用抗炎药物、激素治疗等方法,药物控制效果不佳可以选择进行微无创手术治疗,如聚焦超声消融治疗。


  参考文献

  [1]魏佑荣,黎克全,黄国华,等.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0,26(12):4.


  注:本文为健康科普文章,文中涉及药物、技术、产品等只做表达所需,不具任何治疗建议,具体治疗方式请前往正规医院接受专业检查及治疗。因查阅文献有限,表达难免出现差错,欢迎同道指正。


评论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