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2日的东京奥运会
女子举重87公斤级的比赛场上
43岁的劳蕾尔·哈伯德
作为奥运会史上首位公开以变性人的身份参赛
镜头拍到她抓举环节三次试举失败
手比爱心后黯然退场的一幕
场外有人深受触动,也有群嘲无数……
43岁的高龄站上奥运舞台
这般勇气着实令人敬佩
而且变性人这类边缘群体和特殊群体
走进世界最高等级综合运动会
也体现了“人有变性的权利,也有运动的权利”
对于外界的指责并非是对变性人的歧视
而是对女性运动员来说是否公平
尽管她跨性别的优势在转性过程中被消解
但其肌肉强度、骨骼密度、身体结构及激素水平等
在性器官的移位与荷尔蒙的治疗后
变性人是否还存在先天的(男性)身体优势?
早在2004年国际奥委会就正式宣布
允许接受过变性手术的运动员参加奥运会
为了保证公平竞争,还制定了详细的限制性条件:
接受变性手术后所产生的性别变化必须已经完成
在变性后,须获得官方对其新性别的合法承认
在参加比赛前必须接受两年以上的荷尔蒙治疗
而2015年国际奥委会则专注于运动员的睾酮数值
即血液中的睾酮水平需低于10纳摩尔/升,并持续一年
这是尊重人权的一个具体表现
也是是维护奥林匹克公平竞争精神的一个举措
但抓举与挺举的动作方式
本就考验举重运动员的力量与爆发力
哈伯德作为一名举重运动员
即使睾酮水平低于10纳摩尔/升达标
变性前积累的肌肉量和骨骼的强度密度的身体优势
能否降低到正常女性水平也有待考究
此外,相比女性运动员
她还不用经历月经、生育等不利条件
这是女性生理上的现实
更何况在“她”生命的前30多年里
也有着相当精彩的举重历史
(新西兰男子105公斤级举重比赛记录)
尽管这在世界男子举重项目中并不扎眼
但这已经是部分女性举重运动员达不到的重量
而00后小将李雯雯以绝对实力打破世界记录
并不能说明70后的变性人哈伯德不具备挑战性
我们需要思考东京奥运会的首开先例
是否会成为某些运动员竞争奖牌的一条“捷径”
近日哈伯德接受采访并宣告自己将从举重生涯中退役
表示“我参赛不应成为奥运历史性一幕”
或许往后的奥运会还会在其他运动项目中出现变性人
至于如何平衡
“尊重性别选择的人权”与“奥林匹克公平竞争”
还有待国际奥委会的规则指定
参考文献:
[1]汤卫东,厉成晓.尊重人权与公平竞争——关于变性人参加奥运会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8(03):51-53.
[1]黄世席,魏静.论变性人参加奥运会的权利[J].体育与科学,2007(03):61-64.